五胡烽烟

步兵长

首页 >> 五胡烽烟 >> 五胡烽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终宋 晚唐浮生 宰执天下 明王首辅 带着系统来大唐 末武年代 蝉动 初唐大地主 海魂 乱清 
五胡烽烟 步兵长 - 五胡烽烟全文阅读 - 五胡烽烟txt下载 - 五胡烽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4章 华夏文明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文易知道她的想法,士族甚至觉得和平民百姓同为汉人都是对他们的侮辱。

如果可以他们恨不得把普通百姓排除,单独创建一个由士族组成的族群。

对待汉人的普通百姓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俚人。

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力量达到历史的巅峰,但同时他们的狭隘和自大也达到了极致。

被异族灭国驱赶到南方,他们想的不是如何反击恢复国土重拾汉人的荣光,而是关起门来自高自傲自以为了不起。

祖逖在北方杀出一片空间,他们就在后面拖后腿最终让英雄忧愤而亡。

冉闵建立冉魏之后也第一时间和东晋取得联系,希望能够联手恢复汉家的江山。

但士族认为他出身低贱不配和高贵的他们为伍,拒绝了请求。

最终冉闵在异族的围攻下兵败被杀。而后他们又开始贬低他说他是屠夫,杀胡令更是被唾弃。

谢道韫从小就接受士族教育,虽然没有那些人那么极端,但也深受影响,对于文易赐给俚人汉姓汉名乃至汉人身份很是不满。

身为穿越者文易并没有他们那么狭隘,汉人的荣光是必须要恢复的,但并不是靠一味的盲目自大。

华夏文明和汉人从来都不是以血统论的群体,而是以文化认同为核心,所以才会有出则夷狄入则华夏说法。

接受我们的文明愿意成为我们的一份子就是华夏人,反之就不是。

这种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黄河流域存在着好几个不同的文明,华夏先祖只是其中一个。

他们先后征服了所有文明,吸收对方的优点融合对方的血脉壮大自己,最终成为黄河流域唯一的文明。

我们的先祖并没有因此就停下脚步,他们继续东征西讨。

前世考古学家在襄阳一带发现了一条五千年多年前的长城,经考证就是南方文明用来抵御华夏文明而修建的。

最终的结果是华夏文明取得全面胜利,长江流域乃至更南方的文明被征服,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著名的三星堆文明,后来也成为了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几百年前华夏文明的核心群体在这片大地上建立起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大汉帝国。形成了一个族群,汉人。

可以说华夏文明从诞生之初,就在不停的吸收整个东亚地区所有文明的优点成长。

也正是因此,我们的文明才会如此的多元化,如此的具有包容性,才会如此的灿烂辉煌。

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地球上任何文明都无法比拟的。

西方人为什么这么敌视华夏文明?因为他们的文化底蕴太单薄,直面华夏文明的冲击只有一个后果,被我们同化。

所以他们才会敌视我们防范我们。

而我们根本就不在乎这一点,甚至主动吸收西方文明的优点,完成又一次的蜕变。

这就是文化底蕴,是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晋朝的士族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逐渐变得狭隘,变得盲目自大。

文易不会去学他们,他要做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恢复华夏文明的荣光,重建汉人王朝。

但还是那句话,汉人是华夏文明的主体,我们应该具有包容性。征服所有蛮夷,给他们加入我们的机会,这才是正途。

如此几百年后天下将不再有蛮夷,而是一个更加强大辉煌的汉人王朝。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个强大的华夏文明。

前世史书上对俚人的评价就比较高。隋书记载:岭南俚人,尽力农事,刻木以为符契,言誓则至死不改。

俚人大首领冼夫人是古今敬仰的女中豪杰,她的子孙也为民族融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还有宁纯等名声不显但功绩卓著的俚人文武大臣……

所以文易不介意给俚人汉人的身份……当然,前提是他们真心想成为汉文明的一部分。

他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需要人口,尤其是需要女人。

前面已经说过,他们这个群体里八成都是男人,剩下那两成女性里有三分之一年龄都比较大了。

他必须要想办法给大家解决媳妇的问题,只有给每个人都娶上了媳妇,大家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干。

在岭南这种地方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汉人女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娶俚人女子,正常途径娶不到就去偷去抢。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同化一部分俚人都很有必要。

文易知道短时间内无法说服谢道韫,所以也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告诉她将来会明白的。

换成几天前谢道韫肯定少不了一番冷嘲热讽,可这次她只是顿了一下就沉默了下来。

文易正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并没有发现她的异常。

他这边刚刚给俚人完成分组,那边薛大元和刘伯也已经完成了总动员。

双方汇合到一处准备分工。

哪知道还没开始干活,山魁就先提出了意见:“水稻要先育种才能种植,育种的时间一般是十天左右。”

“我们可以先抽出一部分人育种,剩下的人去开荒。这样等土地开垦出来马上就能插秧,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听完他的话,薛大元和刘伯面面相觑,然后就是羞愧。

刘伯老脸通红,诚恳的道:“谢谢山魁首领的提醒,要不然老夫就犯下大错了。”

他的感谢让山魁有些手足无措,但心中却非常的高兴。

文易也是直拍脑门,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前世他也是北方人,长大后在南方工作过几年,知道水稻是怎么种植的,但一时太兴奋就忘了育苗这回事儿了。

还好有山魁提醒,否则浪费时间事小,耽误更重事大。

他先是安抚刘伯:“刘伯这是哪里的话,咱们北方人种的都是黍、粟、豆、麦这些庄稼,直接播种就可以了。”

“水稻还是第一次种植,不知道先育苗是正常的。我倒是知道水稻是怎么种植的,一样没有想起来,比起来我更应该羞愧才对。”

然后又对山魁说道:“山魁这次记你一个大功,日后有什么意见建议尽管提出来,不要把自己当外人。”

山魁更加激动了,连忙表示会尽心尽力干活的,然后真的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意见。

文易一边点头,一边感慨历史记载的果然没错,俚人勤耕种。

哦,对了,好像还有记载说俚人善造船航海,看来有必要发掘一下他们这方面的潜力了。

喜欢五胡烽烟请大家收藏:(m.xihongshixiaoshuo.org)五胡烽烟西红柿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农家小福女 终宋 遮天 吞噬星空 我打造了旧日支配者神话 烂柯棋缘 从红月开始 和学姐恋爱真难 逐道长青 校花的贴身高手 大唐女法医 斗罗大陆II绝世唐门 万相之王 完美世界 落地一把98K 泡面首富 他的小仙女 我有一座恐怖屋 盗墓笔记 丹武双绝 
经典收藏 蝉动 宰执天下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三国之宅行天下 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 极品家丁 大秦铁骑 演武令 让法兰西再次伟大 全能后勤兵 从八百开始崛起 权倾南北 战神之王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大宋世祖 帝国风云 我是贾似道 调教初唐 三国之弃子 抗日之土匪军人 
最近更新 终宋 晚唐浮生 宰执天下 明王首辅 带着系统来大唐 世子的崛起 末武年代 大秦铁骑 蝉动 宋时归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大明莽夫 初唐大地主 重生西班牙帝国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南宋第一卧底 海魂 墨唐 新军阀1909 崇祯十七年秋 
五胡烽烟 步兵长 - 五胡烽烟txt下载 - 五胡烽烟最新章节 - 五胡烽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